2017年全球光伏板厂家竞争格局与技术演进深度解析
我们凭借前沿科技,持续革新发电储能集装箱与储能柜子解决方案,全力推动能源存储的高效利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还记得2017年那个光伏产业狂飙突进的年份吗?全球新增装机量首次突破100GW大关,中国厂家包揽出货量榜单前五席位。本文将通过独家视角,带您复盘当年光伏板制造商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,揭秘那些影响至今的行业转折点。
一、2017年光伏产业全景扫描
根据PV-Tech发布的年度报告,2017年全球组件出货量达到103GW,中国厂家占据78%市场份额。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三个关键趋势:
- 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白热化:单晶组件市占率从19%猛增至36%
- 产能扩张竞赛:TOP5厂家年度扩产规模均超2GW
- 海外建厂潮:东南亚成为主要海外生产基地
排名 | 企业名称 | 出货量(GW) | 市占率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晶科能源 | 9.8 | 15.2% |
2 | 天合光能 | 8.5 | 13.1% |
3 | 阿特斯 | 7.3 | 11.3% |
4 | 隆基股份 | 6.9 | 10.7% |
5 | 晶澳太阳能 | 6.6 | 10.2% |
二、技术突破改变行业游戏规则
2.1 黑硅技术的规模化应用
2017年堪称黑硅技术商业化元年,这项能将多晶电池效率提升0.8%的工艺,让不少老牌厂家重获竞争力。以某浙江企业为例,其采用湿法黑硅技术后,60片组件功率突破285W,生产成本却降低8%。
2.2 PERC电池的军备竞赛
隆基在该年将PERC电池量产效率做到21.3%,比行业平均高出1.5个百分点。这种技术迭代速度,直接导致当年有12家中小型光伏板厂家退出市场。
三、全球市场布局策略对比
- 欧洲市场:天合光能建设土耳其1.4GW组件厂
- 美洲市场:晶科墨西哥工厂投产,规避双反关税
- 东南亚:越南光伏产业集群初具规模
四、行业标杆企业成功要素解析
以晶科能源为例,其2017年登顶全球榜首的秘诀在于:
- 垂直整合度达到87%
- 研发投入占比4.2%,超行业均值1.8倍
- 首创72片组件标准化生产
五、2017年技术参数对比(60片标准组件)
技术类型 | 平均功率(W) | 温度系数(%/℃) | 年衰减率 |
---|---|---|---|
普通多晶 | 265-270 | -0.41 | 0.7% |
黑硅多晶 | 275-280 | -0.39 | 0.6% |
单晶PERC | 290-300 | -0.35 | 0.5% |
六、行业企业服务案例
作为深耕光伏领域15年的技术方案提供商,XYZ新能源累计为全球47个国家提供光伏系统解决方案。我们的核心优势体现在:
- 拥有TÜV莱茵双认证生产线
- 提供12年产品质保+30年线性功率保障
- 支持BIPV定制化开发
结论
2017年光伏板厂家的技术路线选择与产能布局,深刻影响着当今产业格局。单晶PERC技术的突破、海外产能的提前部署、以及智能化制造的投入,成为企业持续领跑的关键。
FAQ
Q: 2017年主流光伏板尺寸是多少?
A: 当时以156.75mm硅片为主,组件尺寸普遍为1640×992×40mm
Q: 如何判断2017年生产组件的性能状况?
A: 建议通过EL检测查看隐裂情况,并测试功率衰减是否在承诺范围内
Q: 现存2017年生产的组件还有使用价值吗?
A: 优质厂家产品仍可保持80%以上输出功率,适合分布式项目
获取最新光伏解决方案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